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法務部矯正署臺中戒治所:回首頁

:::

【「我們」讀後心得】-蕭同學 (刊於本所「心世界」季刊第52期)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8-08-09
  • 資料點閱次數:2319

「我們」讀後心得

3387蕭同學

大約兩年前開始對反烏托邦題材的科幻作品產生興趣,陸續拜讀了二十世紀三大反烏托邦小說中的兩部,阿道斯‧赫胥黎(英國)於一九三一出版的《美麗新世界》以及喬治‧歐威爾(英國)於一九四九年出版的《一九八四》。後來因此次入所能有較多時間閱讀及思考,才在入所前買了這本《我們》。

《我們》是俄國作家尤金薩米爾欽在一九二四年出版的作品,為首開這一派作品之先河,據稱赫胥黎和歐威爾都深受其影響。歐威爾還親自撰有對此書的評論一篇,稱其為「焚書年代裡的文學奇品之一」。對我來說,此書最吸引人的地方在於針對極權的種種弊端給予高端的諷刺。在這個攀上人類文明最高峰的聯眾國,所有公民一律被冠以數字為名,主人公便叫「D1503號」。 D1503號是一名聯眾國培養的數學家,他對聯眾國滿懷忠誠,特地記起筆記,想借之讚頌威哉的聯眾。怎料,聯眾國再發達的文明,也仍舊奈何不了殘留的人性。某個美麗動人的女姓號碼I1330號突然出現完全震撼了D1503號原有的價值觀,一步步解放人類追求自由的本性,從一開始恨不得能化身國家機器中一只齒輪的極端愛國子,漸漸變成有情感、有自主意識的「靈魂」(在聯眾國裡被視為生病)。但I1330號之所以接近D1503號,其實另有計畫,原來她是地下反政府組織的核心成員,企圖解放聯眾國第一艘太空船「積分號」的建造者D1503號,並說服他利用職務之便挾持積分號推翻聯眾國「無所不能者」統治的工具。但再周全的計畫,也敵不過聯眾國情報部門「安全衛士部」強大的調查網路,最後I1330號被補,和其他同黨被送入名為「氣鐘罩」的刑求機器進行審問,接著步上死刑機的臺階。 D1503號則因專業技能免於一死,但也難逃和全國人民一起被安全衛士帶到大禮堂,進行「偉大的腦部思考中樞摘除手術」。「現在我可再也不會寫什麼瘋狂,荒謬的比喻了,沒有感覺,我只會記錄事實。這是因為我現在是完全、絕對的健康…,我正在微笑呢!我腦袋裡有個小東西被摘掉了,感覺能妨礙我微笑的東西都不存在了,微笑是一個正常人應有的正常狀態嘛!偉大的手術把我的靈魂病治好了呢!」故事結尾,主角這樣告訴自己。

過去曾經在歐威爾的《一九八四》中讀到「雙重思考」一詞,意指在集權國家統治下的人民,雖然心中有時會出現質疑的聲音,但很快會被因恐懼而制約的想法壓下,說服自己完全相信統治的一切。「雙重思考」能在文學界舉足重的原因在於,它不是一個單純存在於小說中名詞。從歷史上各集權國家統治的方式中不難發現其踪跡,我們可以發現它包藏在儒家思想中,甚至在大學時期上心理學時教授也曾以此為主題,用心理學的觀點來探討為何洗腦教育能如此有效的控制人民的思想。在讀完《我們》書中主角內心的轉變,及情感與靈魂覺醒的過程之後,我相信歐威爾所提出的「雙重思考」,其架構是建立於《我們》一書,再將其用更明確、簡單的方式去定義,讓此概念更廣為世人所知。

這本書我是在初入所的小房開始讀的,狹小的空間和緊密包圍的白牆似乎可以讓我更進入文字的世界。午休時間躺在地板上我想著…有時,就在我以為所有問題迎刃而解,所有X都得出答案的那一刻新的未知數又加進我的方程式。半夢半醒中,難以言喻的神祕回溯體驗又再次出現(或許可以稱它為清醒夢)靈魂被撕裂成兩半,一半吸附在囚房的天花板上,望著蜷曲懦弱的另一個自己,回到故事的起始座標,以此為中心點往前推!所有的瘋狂,罪惡都歷歷在目,不同人格的切換,分裂然後跳躍,哪一個才是真正的自我?親眼目睹的生、老、病、死,生命終將化作空氣中細小的微粒,被吸入某個人的肺裡。「新收房注意!所有人起床整理內務!」我的思路被廣播聲打斷。事後回想起這段夢境還是覺得十分有趣,好的文學作品就像一台時光機,能突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對處在時間軸上不同位置的讀者產生程度不一的心靈影響。但《我們》對於我在勒戒的這段生命歷代表了什麼,成了何種程度的影響,可能要經過一段時間的反思與消化才會知道了。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