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Enter到主內容區
:::

法務部矯正署臺中戒治所:回首頁

:::

【我的人生課題】-彭同學 (刊於本所「心世界」季刊第36期)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08-08-09
  • 資料點閱次數:565

我的人生課題

文◎彭同學

 

  日換星移,時光荏苒,自年少啟蒙至今六十載,歷經世上的光怪陸離,身歷眾生相的奇技淫巧之觀點的感受,致而展現了人生的另一個側面及另一些不為人感知的情況,進而透視剖析人生的釋義。

  人生歷程世態的無常,然、人之天性有理有欲,理明則善,理蔽則惡,欲節則善,欲縱則惡,而理明理蔽,欲節欲縱,端視其人之修養。是故人生的旅途中,不必去刻意厭惡一些不容易習慣的人和物,學習如何去和厭煩的人和物和諧共處,練習審慎的觀察和勇於面對自己的缺陷,知道克服它和彌補它。

  人之相處本來就是極為複雜的學問,當可在人生成長過程中,認真地從許多長輩中探討待人處世的經驗談中去尋找答案,就可跳過靠岸在黑暗中的摸索,不斷地嚴責自己身體力行,反應需敏捷的觀察人,當可發現許多艱困難解的死結都可以迎刃而解。

  人生歷程都是一個充滿多項嚴酷挑戰的戰場,許多的事項瓶頸是要用到聰明和智慧,靜下來用它來駕馭個人的個性,便會發現人生還有個用智慧可以達到的境界,練習用冷靜、誠懇,平和的語氣和態度在適當的時間來表達個人的看法,如是碰到難以解決的困難而沒有人能協助,一切困難必須從了解自己開始,知道自己的長處,然更清楚而殘酷地面對自己的短處,尤其是性格的短處,只要有那份智慧,決心和毅力,很多困難便開始迎刃而解,然、這種道理,也許很抽象,若是一個人可以自如地改變的話則不免要說;沒有原則,有時候為了個人的尊嚴等,縱然是對自己沒有益處,但是只能順勢去做、人與人的關係往往是相對的,你來我往,任何結果一定是有原因的,不會憑空而來。

  惟現今生在一個爭論性的時代,處在爭論性的社會,首先也許需要用相當寬容而冷靜的心情來了解和對待週遭的敵意,乃雖多數都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即使身能由己也常常是偏見和短視,這種人性最自然的發展,也就是再好的制度,發展到某一個時空之後,都必須修改調整的理由,當學習用冷靜的理智在複雜的環境中訓練自己去適應。

  惟社會上有些憑持暴力者,多數是怯懦,可憐的人,一個沒有偏差思維及沒有暴力憑藉的人,卻常常可以用其沒受過污染的天靈,憑著任、怒的胸襟和真誠的心腸化除暴力及偏差的戾氣、暴力者那也是因為暴力者的智慧和能力無法找到可以共存共榮的大道,惟知自然生態的繁衍和生機,都是依靠異類的多元均衡來提供養料和能源,這是促進和諧均衡繁衍不息的力量,人際間也莫不皆然,但凡人只要言行、心智表現的與人不同,幾乎絕少不立刻受到週遭粗暴的排拒、唾棄、歧視,這也不過是看到江海的洪流,今日之果,乃是昨日種因,每一個思維偏離常軌的人背後都有漫長的社會成因,對此類者的關愛,是文明社會裡很高貴的德行為也是從根本去消除的方法,更根本的是心靈的照顧、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更重大而深遠。

  然人生苦短,數十寒暑期間,當發現那麼多生、老、病、死,在週遭都會自然地去思考它,它雖然是最平凡卻也是最深奧的問題,自古以來無數的哲人,也包括每日身邊接觸的常人都努力在探討它,企圖藉此認識,使人生的品質提升其價值,也藉此使短暫的人生得到更多的意義。

  首先人生,必須先讓自己過得有意義,從所做的每一件事開始知道它的意義、肯定它的價值,然而才能期求他人的肯定,其次則須了解能獲得他人肯定的價值,絕不會是孜孜為一己私利奮鬥不懈的人生。

  這種人甚至也將不會獲得自己的肯定,這是必然的,然隨時光到終老而懊悔為他一生忙得滿頭大汗,所以為什麼那許多哲人一再警戒只為自己而活到頭來連起碼的快樂和幸福都得不到,當然自己須先肯定自己行為的價值,乃是自己為自己承擔責任的負責行為,無價值、無意義的行為,必然不通過自己的審判,價值一但肯定,便可以磊落坦蕩地去做,雖敗亦榮,也許自我肯定行為未必終能獲得他人的肯定,但有時自己對價值的深信不渝,也不期待求於他人,它本身已具有價值。

  此外,人生的意義是有些人活得短,但如果能給眾人極久的光與熱其仍有長久的人生,不終結的意義,而坦然磊落地面對人生,怡然自得、獲得人生真正的滿足,人生旅程不如意事項可不必有所嘆息,感傷。

回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