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的故鄉】-心理期陳同學 (刊於本所「心世界」季刊第14期)
- 發布日期:
- 最後更新日期:114-03-26
- 資料點閱次數:797
心靈的故鄉
文◎心理期陳同學
故鄉有兩種意義:一種是軀殼自我的故鄉;另一種是心靈自然本性的故鄉。對一個離鄉背井的人來說,提起「故鄉」,都會有一份興奮之情。客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能在他鄉遇到故知,總要高興地問個不停。問故鄉的人、事、物,問故鄉的林林總總。可見,人對故鄉的感情,總是那麼細膩與深厚。
一般人來說,人們大多只知道軀體的故鄉,不知道除了軀體的故鄉外,還有一個心靈的故鄉。軀體的故鄉是生我、育我、長我、成我的地方。心靈的故鄉是自然本有,清淨無染,善良本性的歸依處。如何在人人追求感官物質享受的今天,自覺的回歸心靈的故鄉,就變得相當重要而迫切了。
如何在人人追求感官物質享受的今天,自覺的回歸心靈的故鄉,就變得相當重要而迫切了。真正美好的心靈故鄉,是無私無我,無所來亦無所去的情與愛。
因為人生的究竟歸依處,還是那永遠伴隨著我們的心靈故鄉!「青山原不動,白雲任去來」,心靈的故鄉就像蒼翠的青山一樣,始終是如此的不動的。動的只是那起心動念的白雲!不受飄動的白雲所惑,心靈的故鄉就容易追尋了。